2月26日,由中國建筑業協會深基礎與地下空間分會、中國工程機械學會樁工機械分會、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、建筑安全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、國家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北京金山基礎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、云南省建筑業協會等共同協辦的“第十二屆深基礎工程發展論壇”在昆明圓滿閉幕。住建部原總工程師王鐵宏,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、陳湘生,朱合華,天津大學副校長鄭剛等嘉賓出席。
交流對話
論壇為期2天,圍繞基礎工程領域“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工法”開展討論,旨在推動巖土工程領域、地下空間開發等相關領域協同發展、行穩致遠。通過深入交流,推動行業發展,助力技術創新,積極主動開展綠色工程機械研發,為實現國家“雙碳”目標作出貢獻。本次論壇采取線下、線上相結合的方式舉辦,據統計本次論壇參與人數達1000+。
主題報告
我公司董事長劉獻剛出席并作“高強復合地基研究課題的進展情況匯報”主題報告。報告詳細介紹了我公司研發的高強復合地基系列技術的進展與應用。其中,雙重擠密固結法地基處理技術、順軌沖擊破石擠密樁已成功應用于巖溶地區、高填方區域、塊石(孤石、漂石)等復雜地質條件地基處理工程。
劉董詳細介紹了巖溶地區地基處理的典型項目:瑞金太陽城地基處理工程。根據地勘報告得知,其中A6地塊平均見洞率86.92%,串洞數1~8個,A8地塊平均見洞率81.9%,串洞數1~5個。公司采用雙重擠密固結法地基處理技術+組合錘法的高能沖擊作用,將埋置較淺的土洞、溶洞擊穿,回填碎石后夯擊密實,形成碎石擠密墩;利用就地取碎石材料條件,形成碎石褥墊層;在以上多種工藝的作用后,制造并形成厚度約達10m的硬殼持力層,置于溶洞頂以上,形成高強度復合地基,經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均滿足設計要求。根據測算,該項目采用傳統工藝總造價1337.4萬元,經我公司優化后方案總造價642.2萬元,為客戶節約成本達35%以上。
近年來,基業科技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,在新技術研發與應用上,取得突破性進展。目前,已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專利60余項,并積極與江西省內及全國各大科研院校、行業學會(協會)深入交流,開展巖土工程領域相關課題研究,多項科研新成果已經成功應用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技術優勢,獲得客戶的好評。
在今后發展的道路上,希望得到國內外相關專家及領導們的大力支持,為推動巖士工程領域持續穩步向前發展貢獻一份力量,為提前實現國家的“雙碳”目標努力奮斗。
朋友相聚